久久国产综合久久精品,最新国产乱对白刺激视频,午夜一区二区亚洲福利VR,精品国内自产拍在线观看视频

    <sub id="o9wyg"><ol id="o9wyg"></ol></sub><sub id="o9wyg"><ol id="o9wyg"></ol></sub>
    <legend id="o9wyg"></legend>

    您的位置:冠縣信息港 » 冠縣新聞 » 正文

    山東冠縣以“窮財政”發(fā)展“富教育”

    信息來源:新浪新聞     時間:2018/5/13 2:52:00     閱覽:173人次
    時值暮春,山東省聊城市冠縣第二實驗小學的塑膠操場上,一群學生正在老師的帶領下排練節(jié)目,為參加學校舉辦的“國學經典誦讀大賽”做準備。
          沒有了土操場,消除了危房、旱廁,取而代之的是水沖廁所、寬敞明亮的教室和現(xiàn)代化的教學設施、教學設備、教學環(huán)境。這不僅是冠縣第二實驗小學的現(xiàn)狀,也是冠縣128所中小學的新貌,更是全縣所有中小學生真真切切的感受。去年11月18日,冠縣高標準、高質量通過了國家義務教育發(fā)展基本均衡縣督導評估認定。
          冠縣地處魯西北,是著名平民教育家武訓的故里,歷來就有尊師重教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,但是由于縣域經濟基礎薄弱,造成了教育底子薄、發(fā)展慢。此前,全縣義務教育階段128所學校,沒有一所能達到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(fā)展驗收的標準,絕大部分學校的廁所都是旱廁,教學儀器、圖書、音體美器材等設備不達標,學校整體面貌多年沒有改觀。
          以“窮”財政發(fā)展“富”教育。2016年,冠縣下決心改變教育工作現(xiàn)狀,將義務教育均衡發(fā)展基本縣創(chuàng)建工作作為黨政“一把手”工程,通過一系列工程建設“填平補齊”,全面推進學校項目建設、教育教學設施裝備的配備,提高教育教學質量,著力創(chuàng)建全市最好的辦學條件,將學校建成學生一生中最留戀的地方!2016年,冠縣的公共財政預算為11.35億元,次年就投入10億元改善辦學條件。在財政資金極其有限的情況下,全縣一共改擴建中小學128所,開工了492個學校建設項目!惫诳h教育局局長康振標說,一年多來,全縣新擴學校建設用地1497畝,新建樓房106棟,餐廳、平房496間,運動場128個,各種教育教學配套設施全部到位。
          在硬件達標的同時,冠縣更注重在軟實力上下功夫。他們提高班主任津貼,重獎百佳教師、百佳班主任和十佳校長,組織教師大規(guī)模外出培訓學習。2012年9月起,全縣中小學班主任津貼提高,高中每月300元,初中每月200元,小學每月100元。每年教師節(jié),冠縣都重獎百佳教師、百佳班主任、十佳校長,分別獎勵3000至5000元。縣財政每年撥付教育專項培訓經費100萬元,用于百名優(yōu)秀教師暑期外出培訓和大批優(yōu)秀校長、教師到名校學習,還用于校本研修、遠程研修、跟班學習、掛職鍛煉等,提高專業(yè)水平,每年輪訓教師5000多人次,培訓充電成為冠縣教育的新常態(tài)。
          “一個數(shù)由3個千萬,4個十萬,6個百和8個一組成,這個數(shù)寫作什么?”一名教師看著電子白板,正在用標準的普通話復述這道題。這是山東省冠縣第二實驗小學四年級1班的一堂數(shù)學練習課,授課的老師叫趙麗軍,是去年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新教師。趙麗軍是茌平縣人,2016年畢業(yè)于中國海洋大學,今年通過冠縣教師招聘考試,成為一名小學教師。
          為解決生源增加帶來的教師緊缺現(xiàn)狀,冠縣創(chuàng)新教師招聘方式,招聘范圍擴大到全國,率先突破事業(yè)編制的限制,大范圍招聘聘用制教師。2014年以來,冠縣共招聘教師2437名,其中聘用制教師1857名,工資待遇與公辦教師一樣。在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上,他們通過常態(tài)化培訓、名師帶動、結隊幫扶、送教下鄉(xiāng)、“青藍工程”等形式,提升鄉(xiāng)村教師專業(yè)水平。
          不僅如此,冠縣還努力讓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走進校園。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柳林花鼓、冠縣查拳、郎莊面塑引進校園;編排查拳操,在全縣中小學進行普及;清水鎮(zhèn)中學的打花棍,柳林鎮(zhèn)武訓希望小學的柳林花鼓、降獅舞,清泉中學的千人太極都成為了亮點。有多名學生在全國、全省舉行的國際象棋、武術比賽、播音主持、才藝展示等比賽中摘得桂冠。
          4月26日下午3點,武訓希望小學操場上,14名學生正在柳林花鼓傳承人趙同環(huán)的指導下排練節(jié)目,學生們身著五顏六色的行頭,載歌載舞,一邊走場,一邊舞動鼓槌敲擊腰鼓、小鑼,響亮悅耳,鏗鏘有力。
          柳林花鼓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為了傳承和弘揚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,武訓希望小學從2010年開始,每周三下午花一個小時的時間,由花鼓傳承人手把手地教授。學生換了一茬又一茬,但學習非遺文化從未間斷,已有百余人學習掌握,并通過他們把優(yōu)秀的傳統(tǒng)文化發(fā)揚光大。
          “讓每一個孩子都能站在教育公平的起跑線上,是我們教育的職責與義務。讓每一個孩子都健康成長、快樂成長、幸福成長是我們教育的最大收獲與幸福。”康振標說。
          如今的冠縣,最漂亮的建筑是學校。武訓故里這個魯西北大地上的欠發(fā)達縣,經過均衡縣創(chuàng)建,辦學條件、教育教學水平都達到一個新的階段,正在煥發(fā)出教育發(fā)展的無窮魅力。
          (本報記者?趙秋麗?李志臣?本報通訊員?申洪舉)

    相關文章

    網友評論

    評論加載中...
    贊助商推廣鏈接
    發(fā)布信息 - 用戶注冊 - 在線投稿 - 廣告投放 - 留言反饋
    Copyright ©  guanxian.org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