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城七旬好鄰居:只要我活著 就讓他吃上熱飯
“老哥哥,多虧了你。”楊法友跪謝,被楊法彥攙起。
楊法彥在楊法友簡陋的家里,為他做午飯。
“我們是一個地方的,又是鄰居,不照顧他我心里過意不去。”76歲的楊法彥說。每天起來幫鄰居做飯,清洗晾曬被褥,幫鄰居尋找走失的弟弟……楊法彥早把這些看成自己應該做的,也把鄰居視為一家人。由于身患糖尿病鄰居楊法友年前徹底失明,而且身體半邊癱瘓,楊法友妻子患有精神病,生活不能自理。一直以來,都是這位年過七旬的鄰居照料著一切。
楊法彥說:“等我身體不行了,我還有兒女,還有好幾個侄子,還可以繼續(xù)照顧他家。”老人說,自己只是做了他應該做的事兒,不值一提,但他希望鄰居楊法友這個特殊的家庭,可以引起社會的關注。
連遭不幸 幸福家庭陷絕境
由于身患嚴重糖尿病,春節(jié)前,43歲的楊法友就已經(jīng)徹底失明,身體半邊癱瘓,喪失了自理能力。
楊法友是陽谷縣定水鎮(zhèn)楊皋村人,9日下午,記者見到他時,他拄著拐杖正坐在自家的院子里。他說,他想念自己的親兄弟及剛精神病發(fā)作被送回娘家的妻子。
就在記者到達楊法友家的前幾個小時,他的妻子間歇性精神病發(fā)作。村民告訴記者,楊法友的妻子一絲不掛地在村里滿大街地亂跑,最后村里幾名女同志把她送回了娘家。楊法友妻子的病時常發(fā)作,對于這種情況,村民也都習以為常了。
而在此之前,楊法友的親弟弟也因為精神病發(fā)作離家出走,楊法友和鄰居們找了很長時間也不見蹤影。至今,楊法友依舊經(jīng)常念叨走失的弟弟。
楊法友家的小院子破舊不堪,院子里晾曬著沾滿妻子大小便的床褥,房間里沒有像樣的家具,桌上放著個饅頭,地上有幾棵蔥,這便是楊法友全家的食物。
家里最值錢的物件是一輛破舊的三輪車,而如今三輪車上全是灰塵。房間里,掛著一張楊法友與妻子的結婚照,那時也是夫妻倆最幸福的時候。
楊法友告訴記者,九年前,他與比自己小十歲的妻子結婚,兩人感情很好。和弟弟三人住在小院里,平時騎著三輪車賣菜賺錢。然而,弟弟走失、妻子神經(jīng)病發(fā)作,家中唯一的支柱楊法友的半身癱瘓和徹底失明,讓這個家庭陷入絕境。
鄰里鄉(xiāng)情 老漢無私照顧鄰居
徹底失明后的楊法友,加上半身癱瘓,完全喪失了自理的能力。“面粉在那放著我也做不了,多虧了我的老哥哥過來給做做飯,要不然我就得餓死了。”說起自己的這些經(jīng)歷,楊法友失神的眼里不停地流著淚。
楊法友口中的“老哥哥”是自己的鄰居、76歲的楊法彥。“這家人太苦了,法友沒兒沒女,只要我活著,我不能讓他吃不上飯,要不然我這良心上過不去。都是一個村的,而且又是鄰居,我們都相當于一大家人。”楊法彥說。
從什么時候開始照顧楊法友一家,楊法彥已經(jīng)記不清了。自打楊法友失明之后,楊法彥便每天給楊法友做飯。楊法友妻子精神病發(fā)作時,經(jīng)常把大小便弄到被褥上,老人也幫著清洗晾曬。
“我腿腳也不好,這個被子很沉,我弄了半天才晾起來的。”楊法彥指著院里的一床被褥告訴記者。
楊法友弟弟走失的時候,楊法彥幫著四處奔波尋找,南邊的鄉(xiāng)鎮(zhèn)都跑遍了,都沒找到。說到傷心處,楊法友與楊法彥抱頭痛哭。
“我能把生的變成熟的,把涼的變成熱的。他家里沒有一個健全人,我不能看著他們吃不上飯啊。”楊法彥干不了重活,卻堅持照顧著這家人。
“我以后身體不行了,照顧不了他了,我還有孩子,還有好幾個侄子,我會交代他們,讓他們繼續(xù)替我照顧楊法友。我們都是一個村的,又是鄰居,就是一家人家,不能讓他餓著。”楊法彥說。
愛心接力 誰來幫幫這個家
“年前,王廣貴塞給我500塊錢,說是讓我買點東西。人家廣貴家也不好過……”采訪中楊法友告訴記者,自己完全喪失了勞動,村里給辦了低保,平時全靠低保還有鄉(xiāng)親們的照顧生活。
王廣貴是河道工程管理處河段上的工作人員,在一次巡堤的過程中,王廣貴正好遇上了楊法友妻子神經(jīng)病發(fā)作。在了解了情況后,王廣貴將身上的500元錢塞到楊法友手里,然后默默離開。這一幕被村里的很多人看到,經(jīng)過打聽才得知王廣貴是河道工程管理處的基層工作人員。
王廣貴的同事告訴記者,王廣貴是他們河段年齡最大的職工,家也是農(nóng)村的,地地道道的農(nóng)民。“老王這事兒我們都不知道,他沒跟我們提過。人家村里的人來表示感謝,我們這才知道這事兒。”王廣貴的同事說。
陽谷縣定水鎮(zhèn)楊皋村支部書記告訴記者,村里給楊法友家辦了低保,由于楊法友家情況特殊,過年民政上分下來的三袋救濟面粉全給了他一家。“誰家吃飯都先想著他們家,有時就過來送口吃的,全靠大伙兒照顧著生活。”村支部書記告訴記者,大家都盡力幫,眼下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。
采訪結束時,楊法彥告訴記者,他只是做了他應該做的,更讓自己放心不下的是楊法友今后的生活,他希望社會上的愛心人士能夠關心這個特殊的家庭,讓楊法友在不幸的遭遇中,能夠體會到社會的幸福與溫暖。
如果您想關注、幫助楊法友一家,歡迎撥打本報8510000新聞熱線,讓我們共同為他撐起一把遮風避雨的“傘”。
(記者 張娜)
相關文章
- 聊城市老年大學慶“三·八”文藝演出走進市兒童福利院
- 春節(jié)后聊城菜價跳水 “兩元菜”唱主角
- 聊城:親人落水被救上岸 苦尋多日終見救命恩人
- 聊城小伙離上場踢中超一步之遙 “折翼”廣旭追夢之旅
- 粗心女司機心急“拉倒”加油機
- 秧歌聲聲催春早 紅紅火火鬧元宵
- 鄭家“草根”聯(lián)歡會鬧元宵
- 聊城人民歡度元宵節(jié)
- 玩具手掌邀您來坐公交車
- 比肩接踵 古城漫步
網(wǎng)友評論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