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国产综合久久精品,最新国产乱对白刺激视频,午夜一区二区亚洲福利VR,精品国内自产拍在线观看视频

    <sub id="o9wyg"><ol id="o9wyg"></ol></sub><sub id="o9wyg"><ol id="o9wyg"></ol></sub>
    <legend id="o9wyg"></legend>

    您所在的位置:冠縣信息港 > 新聞頻道 > 冠縣新聞

    尋訪水城抗日英烈足跡:范筑先

    發(fā)布:2014-9-10 15:24:52  來源:聊城新聞網(wǎng)  瀏覽次  編輯:佚名  分享/轉(zhuǎn)發(fā)»

      范筑先4.JPG

    圖為范筑先先生紀念館。

      時間回到1938年11月15日下午。

      日軍涌進聊城古城。光岳樓下,日軍圍住一位留著長胡子的軍人,這位軍人舉槍打死幾名日軍后,為了不被日軍俘虜,舉槍自盡。

      “中國人民有的是硬骨頭,寧愿戰(zhàn)死,決不投降!”——這是這名老軍人的錚錚誓言。這位軍人就是范筑先。

      斯年,范筑先56歲。范筑先以身殉國,700余守城將士壯烈犧牲,聊城失陷。

      從小販到縣長  艱苦的經(jīng)歷磨礪出他正直倔強的性格

      作為范筑先的長孫,范小雨對爺爺范筑先在抗日戰(zhàn)爭中光榮殉國仍然感到自豪。范小雨說,爺爺范筑先從小是一個苦孩子。1882年12月30日生于河北省館陶縣南彥寺村。范筑先原名范金標,9歲入本村私塾讀書,學習勤奮刻苦,成績非常優(yōu)秀,因此深得老師的喜愛。13歲那年,范筑先的父親病故,因為家庭貧困,范筑先只好綴學務(wù)農(nóng),過早地肩負起著養(yǎng)家糊口的重擔。15歲,范筑先就推起獨輪車,每天起早貪黑要走幾十里甚至上百里路販運糧食。也正是這樣艱苦的經(jīng)歷,磨練出范筑先正直倔強的性格。

      1904年,館陶遭遇了嚴重水災(zāi),在這一年,范筑先應(yīng)征北洋軍,由于為人耿直,作戰(zhàn)勇敢,很快得到提升,曾歷任北洋陸軍第四師連、營、團、旅長等職。1924年,江浙戰(zhàn)爭爆發(fā),范筑先看到軍閥連年混戰(zhàn),致使百姓苦不堪言,于是將部隊遣散,改名“竹仙”,隱居上海,此后就以“筑先”為名。1929年,范筑先加入馮玉祥西北軍,任高級參議,正是那時改名為筑先,意為筑路先鋒。1930年參加中原大戰(zhàn)之后寓居天津。

      1931年,“九·一八”事變爆發(fā)后,掀起了全國反日的高潮,范筑先滿懷抗日豪情,回到山東,先后擔任沂水,臨沂縣長。任職期間,他以身作則,廉潔奉公,不畏權(quán)勢,為民作主,深受老百姓的愛戴。

      1936年5月,范筑先調(diào)任沂水縣長時,臨沂人民舍不得這位愛民如子的“父母官”,街道兩旁,成千上萬送行的人一眼望不到頭。用一碗水,一面鏡子,這簡單而又純樸的儀式蘊含著臨沂人民發(fā)自肺腑的心聲,凝聚著臨沂人民無限敬仰之情,來表達他“清如水,明如鏡”的官風,這六個大字雖然沒寫在匾上、刻在碑上,卻永遠烙在了人民的心里。

      “山東紅了半邊天”  聊城被譽為“小延安”

      1936年11月,范筑先升任山東省第六區(qū)行政督察專員、保安司令兼聊城縣長。多事之秋的中華大地滿目瘡痍,外辱內(nèi)患更加激發(fā)了范筑先的報國之志。自“九·一八”事變,范筑先對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極為不滿,積極尋求救亡圖存之路?鄲炨葆逯H,后來,“一二·九”運動的發(fā)生及“西安事變”的和平解決,使他認識到只有團結(jié)抗戰(zhàn)才是中華民族的唯一出路。

      1937年,蘆溝橋的槍聲開始了中華民族的全面抗戰(zhàn),而國民黨幾十萬大軍卻節(jié)節(jié)敗退,不到一個月,平津相繼淪陷,日軍長驅(qū)南侵。在此危難時刻,范筑先“受任孤危際,救民水火中”,依然先后兩次拒絕了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(fù)渠南撤黃河的命令,于1937年11月19日午夜在博平西關(guān)的一個小旅館中擬定了致蔣韓“裂眥北視,決不南渡”的著名皓電,并通電全國。從此,范筑先與共產(chǎn)黨密切合作,攜手抗戰(zhàn),創(chuàng)建了華北最大規(guī)模的魯西北抗日根據(jù)地。

      自抗戰(zhàn)一年多來,范筑先組建武裝3路民軍,35個支隊,號稱十萬鐵軍。收復(fù)和重建抗日縣政權(quán)達23個省,委任13名共產(chǎn)黨員為縣長,建立軍事教育團和政治干部學校,他還派大批干部及其子女三人到延安抗大學習戰(zhàn)略理論,同時,出版抗戰(zhàn)報刊十余種。為了密切八路軍的聯(lián)系,1938年夏秋,范筑先兩次與八路軍一二九師副師長徐向前進行會晤,雙方議定了互通情報,互相配合作戰(zhàn)等事項。1938年7月25日,美國駐華大使海軍少校伊·福·卡爾遜來華北敵后考察訪問,對聊城時抗戰(zhàn)形勢倍加贊賞。

      范筑先已是年近花甲,卻親自指揮大小戰(zhàn)斗達80多次,粉碎了敵人的多次進犯。1938年8月,范筑先率部參加會攻濟南的戰(zhàn)役,范筑先的次子范樹民請纓殺敵,他是魯西北青年抗日挺進大隊的隊長。8月28日黎明,挺進大隊在齊河坡趙莊遭到日寇的突然襲擊,兇殘的敵人并沒有嚇倒這些年輕的戰(zhàn)士,他們以高昂的革命斗志勇敢的接受了第一次戰(zhàn)火的考驗。槍林彈雨中,20多名戰(zhàn)士倒下了,為正義的革命事業(yè)獻出了他們年輕的生命,而這其中就有范樹民,他只有18歲。國仇家恨在范筑先的胸中翻涌著,他強忍著失去兒子的悲痛,又命次女范樹琨接任隊長,誓與日軍血戰(zhàn)到底。

      范筑先將軍的凜然正氣堅定了魯西北人民乃至全國人民堅持抗戰(zhàn)必勝的信心。魯西北大地到處插遍抗日紅旗,到處飄揚抗日歌曲,出現(xiàn)了“山東紅了半邊天”的說法,聊城也被譽為“小延安”。

      血戰(zhàn)到底,壯烈殉國  他說:寧肯戰(zhàn)死,不當俘虜

      與此同時,國民黨反動派也加緊了他們的破壞計劃,他們勾結(jié)濟南日寇,陰謀殺害范將軍。1938年11月11日,日軍調(diào)遣114師團8000多人從濟南、德州、禹城分三路進攻魯西北抗日政權(quán)。其中,日軍千葉連隊直撲聊城。日軍步、炮兵1000多人在三架飛機、20多輛戰(zhàn)車的掩護下,開始攻打聊城。

      當時聊城四面環(huán)水,只留西城門有一條小路通往城外。應(yīng)該說,聊城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城市。

      作為山東省第六區(qū)行政督察專員、保安司令兼聊城縣長的范筑先積極備戰(zhàn)。他決定留部分部隊據(jù)守城市,自己帶部分部隊到城外埋伏。等日軍攻城時,范筑先率部隊在城外攻擊日軍,與城內(nèi)守軍形成對日軍的夾擊。但是,14日,國民黨一位民政廳長李樹春突然來訪,李樹春故意拖延時間,直到當天下午4時,李樹春才離開聊城。而此時,聊城已經(jīng)被日軍包圍。范筑先的參謀長也借故帶著一隊人馬溜出城外。

      本報記者曾經(jīng)在幾年前對范筑先貼身的“小號兵”鄧金祿曾進行過采訪。鄧金祿回憶說,14日下午,敵人瘋狂進攻東門、西門,范筑先帶領(lǐng)700將士多次擊退敵人進攻。當天夜里,范筑先曾經(jīng)組織5突擊隊準備突圍,但是,日軍火力猛烈,突圍失敗。15日中午,在敵軍強烈攻勢下,我軍傷亡慘重,東門、西門相繼失守。日軍攻進城后,雙方展開了的白刃戰(zhàn)。

      在激戰(zhàn)中,范筑先左臂被擊傷,在光岳樓附近,范筑先的腿部又被炸斷。此時,日軍已經(jīng)包抄過來。范筑先對跟前的護兵說,我老了,不行了,以后抗日全靠你們這些年輕人了,你們快點突圍吧。但是,護兵哭著說,我們死也要死在一起。隨后,范筑先拿槍逼著將士說:“快突圍,去搬救兵。”無奈之下,鄧金祿等人只好分頭突圍。在鄧金祿爬上道士廟的墻頭時,看見范筑先打死幾個鬼子后,面對著圍上來的鬼子,開槍自盡了。

      鄧金祿回憶說,范筑先將軍在生前曾經(jīng)說過,寧肯戰(zhàn)死,不當俘虜。他是一名真正的抗日英雄,在最后關(guān)頭,以身殉國。

      范筑先殉難后,魯西北民間到處供奉著范將軍的照片和靈牌,后來,東昌府區(qū)梁水鎮(zhèn)建起了還建立了范公祠,祠中建有磚塔,借此紀念范筑先將軍。1988年,聊城光岳樓下,建起了范筑先紀念館。

        抗日事跡和愛國精神流傳   后人一直遵循范將軍遺志

      范小雨說,爺爺犧牲后,奶奶帶著家人回到館陶老家,隨后,又到了西安。最終,奶奶病逝于西安。爺爺一生有兩個兒子,四個女兒。叔叔范樹民18歲就犧牲在戰(zhàn)場上。目前,父親那代人,只有四姑范樹珊健在,至今生活在北京。范樹珊是范筑先的四姑娘,在日軍進攻聊城前夕,范筑先才安排一名士兵將范樹珊和母親送出城外。范樹珊退休前,一直在國家水電部工作。

      范小雨的父親范樹中,解放后在北京工作。上世紀五十年代,范樹中從北京返回老家館陶。范小雨兄弟四人,除了范小雨在邯鄲工作外,其他弟兄都在館陶工作。

      今年57歲的范小雨是范筑先的長孫,退休前是邯鄲市稅務(wù)干部。范小雨說,爺爺安葬在邯鄲冀魯豫烈士陵園,另外,在聊城也有范筑先紀念館,每年清明,范家后人都會到邯鄲或者聊城祭奠爺爺。聊城曾經(jīng)是戰(zhàn)斗的地方,也是爺爺為國殉難的地方,因此,聊城對于范家后人來說,有一種難以割舍的情結(jié)。爺爺?shù)目谷帐论E和愛國精神很感人,影響著范家一代代人。范小雨表示,范家后代一定會秉承范筑先遺志,做一個正直的人,做一個愛祖國的人。

    (文圖 記者 于新貴)

    相關(guān)文章

    網(wǎng)友評論

    評論加載中...
    贊助商推廣鏈接
    推廣鏈接

    免責聲明: 本站所有新聞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冠縣信息港無關(guān)。其原創(chuàng)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(nèi)容未經(jīng)本站證實,對新聞文章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(nèi)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,最終解釋權(quán)歸本站所有,如有侵權(quán),請聯(lián)系在線客服,我們會在24小時內(nèi)及時修正。

    Copyright © 2003-2009 Guanxian.Org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