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種菜不宜放味精 吃味精的危害
味精雖然是廚房里常見的調味料,不過也不是雖有菜肴里都能放味精哦。并且,我們過多的吃味精還會危害的身體健康,所以要特別注意才行。今天,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就來哪些菜里不能放味精吧。
5種菜不宜放味精
炒肉菜不用加味精。肉類中本來就含有谷氨酸,與菜肴中的鹽相遇加熱后,自然就會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——谷氨酸鈉。除了肉類,其他帶鮮味的食物也沒必要加入味精,如雞蛋、蘑菇、茭白、海鮮等。
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。酸味明顯,醋加得比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。因為味精在酸性環(huán)境中不易溶解,而且酸性越大,溶解度越低,鮮味效果越差。所以糖醋里脊、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。
拌涼菜不宜放味精。因為味精在溫度為80℃—100℃時才能充分發(fā)揮提鮮的作用。而涼菜的溫度偏低,味精難以發(fā)揮作用,甚至還會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,無味且掃興。如果做涼菜時非要放味精,宜用少量熱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涼菜之中。
調餡料不宜加味精。許多人在調餃子餡、春卷餡時,都會放點味精,這樣很不安全。味精拌入餡料后,會一起經(jīng)過蒸、煮、炸等高溫過程。但是,溫度只要超過100℃,味精就會發(fā)生變性。不但會失去鮮味,還會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鈉,危害人體健康。除了不能拌餡,在制作熱菜時,也是要在菜肴即將離火時才能加入味精。
味精用咸不用甜。在適當?shù)拟c離子濃度下,味精的鮮味才能更突出。所以,味精的鮮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鮮美表現(xiàn),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,不但不能增鮮,反而會抑制甜鮮的本味,并產(chǎn)生一股異味。所以,雞茸玉米羹、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。
那么,過多的吃味精有哪些危害呢?
吃味精的危害
味精的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,在消化過程中能分解出谷氨酸,后者在腦組織中經(jīng)酶催化,可轉變成一種抑制性神經(jīng)遞質,如果過多攝入,會干擾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的自然規(guī)律。因此部分體質較敏感的人,食用過量的味精之后會出現(xiàn)眩暈、頭痛、嗜睡、肌肉痙攣,甚至休克等一系列癥狀,有人還會出現(xiàn)焦躁、心慌意亂。
當味精攝入過多時,過多的抑制性神經(jīng)遞質還會抑制人體的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釋放激素,妨礙骨骼發(fā)育,對兒童的影響尤為顯著。在動物實驗中發(fā)現(xiàn),幼小的小老鼠、小雞受味精的傷害最嚴重,會破壞腦神經(jīng)和視神經(jīng)。
當食用味精過多,超過機體的代謝能力時,還會導致血液中谷氨酸含量增高,限制人體對鈣、鎂、銅等必需礦物質的利用。尤其是谷氨酸可以與血液中的鋅結合,生成不能被利用的谷氨酸鋅被排出體外,導致人體缺鋅。鋅是嬰幼兒身體和智力發(fā)育的重要營養(yǎng)素。因此,嬰幼兒和正在哺乳期的母親應禁食或少食味精。
味精吃多了,常常會感到口渴,這是因為味精中含有鈉,因為味精不咸,所以很容易食用過量而察覺不到。60歲以上的人對鈉的攝入尤為敏感,所以,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壓、腎病、水腫等疾病的人尤其應該少吃味精。
味精的危害有很多,要少吃慎吃哦。
相關文章
- 五種飲食壞習慣最傷心血管 四款蔬菜防心血管疾病
- 糖尿病患者春節(jié)下館子該怎么吃?
- 春節(jié)暴飲暴食腸胃易失調 飲食調理把握四原則
- 早餐吃太早有損腸胃 幾點吃就好
- 營養(yǎng)專家選出一定少吃的10種最差零食
- 山藥豆健脾補肺 養(yǎng)生好食物
- 8款早餐減肥食譜 美味喚醒瘦身戰(zhàn)斗力
- 素齋年夜飯 健康素食“好滋味
- 過年太多飯局如何減肥?掌握5個訣竅
- 糖尿病人健康過春節(jié) 八條飲食原則不能忘
網(wǎng)友評論

贊助商推廣鏈接
文章隨機推薦
- 大白菜號稱“菜中之王” 一顆白菜的三樣做法
- 女性養(yǎng)生:睡前多吃十種食物還你好膚色
- 營養(yǎng)師于康:找好豆腐"搭檔"更好吸收營養(yǎng)(圖)
- 適量飲食:6種食物多吃傷大腦
- 吃4種魚最滋補 魚的不同部位營養(yǎng)也不同
- 早晨喝姜茶勝過喝參湯 3大養(yǎng)生奇效
- 以肝補肝 5大養(yǎng)肝護肝食物最養(yǎng)生【圖】
- 這12種食物竟然損智商
- 糖炒栗子不為人知3大危害
- 花生是長壽果也是催命符 7類人不能吃花生
- 揭6大減壽早餐習慣:吃太快患癌風險高
- 飲食養(yǎng)生:豆腐7種吃法 養(yǎng)生效用最大化
- 無論飲酒是好還是壞 這7類人千萬不能喝酒
- 口臭反復惹人惱 7種食物輕松去除口臭
- 常吃5種酸味食物有大益:滋陰潤肺強化肝功能